新闻中心
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热点新闻

音乐专业培训,如何创作音乐作品

发布时间: 2022-10-26    作者:甘肃博利朗特艺术学校
  分享到:   
二维码分享
音乐创作的过程在表面上是技法实施的过程,但在其深层应当是心理体验和音响抒发的过程。有过这方面实践的人们都知道,仅仅依靠着创作激情是无法完成创作的过程,还需要理性的技法实施写作;而仅凭理论布道,缺乏音响想象的“现场感”,也难于实现创作的预期目的。在其中,感性与理性结合的心理路程始终伴随在创作的过程当中,有人曾经多次追问过不同的作曲家,在你的创作过程中,理性和感性哪一个占得比重更大些呢?这样的问题自然是幼稚的,要想探寻每位作曲家的审美心理路程,远比探寻他的技法特点难得多。
甘肃艺考培训
1.音乐创作心理的概念及其基本过程
音乐创作心理是人类音乐思维发展的..阶段,是在音乐知识、技术能量积累基础上的质变。其认识水平和心理感受的过程可以追溯为几个发展阶段:
1. 人们对音乐、音响从无意识的认知,到有意识的模仿;
2. 能够对音乐产生思维上的共鸣,感悟音乐作品的情绪内容及其音响的表情内涵;
3. 在认知水平上达到音乐音响一定数量和时间上的积累,并且能够产生并激发出个体的音乐想象和思维能力;
4. 逐步培养将音乐思维和音响想象演绎为音乐语言符号的能力,即,经过必要的记谱方式的训练;
5. 在音乐思维、想象与运用音乐语言符号的长期磨合中,发展心、口、手一致的音乐阐述和表达能力,逐步达到音响丰富的心理想象与**记谱方式的有机结合。随着音乐创作的日积月累,有意识地建立个人丰厚的音响“内心听觉”能力。
6. 随着作曲家对外部..认识上的丰富和深入,经过个人思想上的升华和音响表现手段的不断积累,以及有意识的美感取向的建立和..,逐步形成个人音乐风格的成熟和创作的个性。有成就的作曲家应当是一位在思想上有哲理感触、对外部..充满想象力与表现欲;理念上构建清晰、情感上体验丰富;美感取向上有目标追求、技法上复合多元的音响表现者。
2. 音乐想象力、内心听觉与记谱方式
从众多..作曲家如,肖邦、贝多芬、舒曼、勋伯格、鲁托斯拉夫斯基等人的有关论述中,可以追寻到种种样式的音乐创作思维的轨迹。先在头脑中将乐思构想为成型的作品,进而才下笔写作,记谱方式只是作曲家音乐心理想象的必要手段和.后实现的阶段。如果不经过必要的音乐想象的构思阶段,一挥而就式的写作,往往会制造出“习题式的产品”,既不能激发自己、更不能感动别人。